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平淡人生

平平淡淡生活认认真真工作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2016-1-12对地瓜的记忆  

2016-01-12 17:06:43|  分类: 生活日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2016年1月12日    星期二    晴

今天下班后去赶集,一种椭圆形的、外表是黄色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。我们这里的人们一看就知道是地瓜。一打听一斤一元二,不算贵,卖地瓜的看出了我想买,立马降了价,一斤一元。我看到这地瓜外表有黑斑,不新鲜,她又说,没有问题,里面好的很。她掰开了一块,我看到还不错,呈金黄色。于是我买了四个大的,五斤,回去尝尝味道。妻子用刀子削去了粗糙的外皮,切成碎片,煮在了玉米稀饭里。一尝,感觉甜甜的,口感不错。不过,可能水汽太大了,也可能是煮的时间短吧,不够面。

这使我想起了遥远的过去。四十年前,我们这里生产力水平很低,农民的生活质量很差,地瓜是农民的主食。一日三餐主要是稀饭里煮地瓜。这稀饭的成分也主要是地瓜面,掺有少量玉米面。我记得当时都非常羡慕四十里地开外的汶阳镇,人家喝的稀饭全是玉米面的。人们天天盼望着,什么时候能够喝上全是玉米面的稀饭。地瓜的品种很多,有红皮白瓤的,有黄皮黄瓤的,也有白皮白瓤的,五花八门。有的长得很缓慢,个头不大,但是水分少,煮熟了也是很硬,吃起来觉得很面,口感很爽。也有产量很高的,我记得当时有一种叫大红袍的,但是水分大,如果切成片晒干,好几斤才能晒一斤瓜干。家家户户都有地窖,秋后把一部分地瓜储存在地窖里,以备冬天和春天食用。地窖使用前,都要进行“洗刷”,挖些旧土,见见新碴,撒些石灰,其实就是消毒的过程。人们下地窖前,首先点上一个小煤油灯,下放到地窖里,看看里面的空气是否充足,以备不测。当时也有疏忽的,结果人下去了,空气稀薄,窒息了,丧命的也有。

一种吃法时间长了人们就腻了,于是聪明的农民想出了很多吃地瓜的方法。煮最常见,其次是蒸。还有,就是把地瓜干磨成面与玉米或者小麦面掺和在一起,擀面条、包水饺、捏窝窝或者烙饼,也有烤地瓜的,这是一种技术活,那火候是相当讲究的,地瓜熟透了而皮不糊是烤地瓜的最佳境界。最高级的吃法,我感觉就是拔丝,拔丝地瓜到今天为止仍是餐桌上最受男女老少欢迎的一道菜。

我们这里四五十岁的人都是吃地瓜长大的,一个普通的地瓜勾起了我对过去苦日子丰富的回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63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